许多人都知道这个美国政府人才培养计划很牛,加上我国教育部在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未来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指出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国人又开始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赶上这个人才计划,未来社会竞争力是不是就要落后千里了!
事实上,全国包括北京清华大学附中、人民大学附中、上海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等在内的600余所中学也都在开设STEAM教育课程。但是,在我们一窝蜂地追赶这个教育潮流时,我们是否真正理解美国STEAM素质教育的真谛了呢?STEAM教育到底在提升孩子的哪些能力?
对STEAM素质教育的正解是什么?
不难理解,STEAM是这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gineering(工程), Arts(艺术), Maths(数学)。有人称这个STEAM教育打破学科界限很好玩,比如技术和工程结合,艺术和数学结合,科学和工程结合……
尽管我国学校在努力地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变革,让孩子在信息技术课上玩创造:几个发光二极管、几根导线、几只彩色小灯泡,加上开关、门铃、木板、小车轮、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串联电路图,孩子们手脑并用地鼓捣起来!
但是,我们的“STEAM教育课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大多是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却没能把各个学科融会贯通;我们往往过于重视和提升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创新意识却没有得到增强!
正如《底特律新闻报》专栏作者Robert Buchsbaum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仅在科学和数学上的长时间积累,不会启发聪明的孩子成为创新者——毕业都成问题的学生更不用说,他们都没有动力从高中毕业。所以基础是重要的,但引入艺术教育是激励孩子们学习和刺激他们好奇心的有效途径。”Buchsbaum不但坚信艺术和STEM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齐头并进,使整体的教育课程得到丰富,而且相信工业设计、计算机绘图、头脑风暴、简易问题解决等所有这些技能都能通过接触艺术得到培养。由此而看,艺术在STEAM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创新的源泉。
近年,国内STEAM教育的创新运动在渐渐开始生根发芽,诸如鲨鱼公园的科技教育,VEX机器人、乐博乐博、萝卜太辣机器人教育,以及3D打印的创客教育等等,但是把STEAM教育等同于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这些都是对STEAM教育的误解。但是,我们应从其背后看到:STEAM教育所象征的创新意识的觉醒和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向美国学习STEAM教育提升孩子哪些能力?
STEAM教育专家曹伟勋博士曾表示,中国的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学生需要懂得产品、学会产品、创造产品、不断去追求创新,将来是属于拥有不同思维的人。但我国教育的现状并不算理想,需要培养学生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所以,在学习和探索美国STEAM教育的过程中,打破跨学科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还应注重创新意识的觉醒和对STEAM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1、激发好奇的天性和主动探索能力
在我多年从事国际教育的工作过程中,因为我们跟各个国家的青年都要打交道,会发现中国青年与国外青年最大不同是好奇心和创造力。比如,我们手上的笔,我们的教育的方式就很容易告诉你,它就是一支笔写字吧,赶紧写好点字或者练好字这个最重要!但在西方教育中,孩子会想到笔制造的原理是什么?除了它是笔以外它还能干些什么?那么孩子就会被这些激发好奇心。
好奇不仅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和创造力也是一脉相承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有了好奇心才能想到创造一件新的事物。因为孩子对这个事物非常感兴趣,能引起他积极主动去探索其中奥秘。所以,让孩子爱上造物,在造物中学习,在造物中研究,比什么都重要。
2、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和认识能力
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STEAM教育绝不能够独立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只有在交互运用中,在相互的碰撞中,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性学习,也才能真正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认识。所以,与现实相关联,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
3、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STEAM教育要求孩子们动手动脑,使得孩子注重实践、注重动手、注重过程,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不等于提升创造力。基于创新意识下,结合动手实践和探索才能真正唤醒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
4、引导同伴之间的合作和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自己一个人折腾可能他很有天赋就创造了一个新事物,这是很酷的事情!但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中,大多工作是以团队为导向的。不妨在孩子钻研一个新事物或在事物上做一些创新的改进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同时,善于与旁人或同伴交流或交换思想意见,尤其在遇到问题时集体的智慧不容忽视,在动手的过程中力求解决问题,让他尝试在一个小小群体中的协作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这样更有利于帮助他把这股创造生命力持续下去。
5、重视对“艺术”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不要对艺术进行狭隘的定义,比如绘画、陶艺、设计、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都能带来创造力的源泉。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和对艺术的敏锐能力很重要。通过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途径,可以更好地培养这方面的软实力。
6、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发展有趣的创意思维
虽然机器人教育并不能等同于STEAM教育,但机器人教育是一门非常经典的跨学科课程,机器人教育强调手脑并用,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机器人这类的创意更能使得低龄孩子乐于接受和思考。
然而,我国机器人教育比较尴尬,国家虽组织了机器人比赛,引进了VEX机器人,但机器人教育在国家课程中找不到位置,无法普及;比较而言,欧美国家以美国为首,亚洲以新加坡为首,这些国家的在学校里不仅大量普及机器人教育(如比赛),还把机器人教育纳入必修课里。
相比于国内的STEAM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发展还不成熟,甚至对一些概念还有误解和误用。美国的STEAM教育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配备优质多元的教育资源,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STEAM教育,更推荐学生去美国接受系统的STEAM教育。
PID控制算法是结合比例、积分和微分三种环节于一体的控制算法,它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法。
本章介绍了一种通过计算思维 (CT) 和主动教学模型及其技能知识学习 (Act-STEM) 实施来彻底改变 STEM 教育的新方法。我们研究了使用计算思维对学生在 STEM 学科学习中的理解和能力的有效性。这项工作建立在两个成功的试点项目之上,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报告由艾瑞咨询发布,对全球及中国STEAM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剖析。
美国国土安全部与移民局更新了STEM专业范围,新增8个领域,为留学生提供广泛选择。STEM专业融合多学科,实践性强,就业前景广阔,对留学生尤为重要。新增专业涵盖景观建筑、机构研究、机电一体化等,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由计算素养跨机构工作组(IWGCL)编写的《通过STEM教育培养计算素养:联邦机构和利益相关者指南》报告。
在我国,STEM教育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需要找到适合的方法、有效的途径,帮助STEM教师构建科学准确的STEM教育课程观,才能促进我国STEM教育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