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育部明确将 “推进中小学编程教育全覆盖” 列入2025年工作要点,编程教育从兴趣拓展范畴大步迈向基础教育核心地带。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 (2025年版)》 ,规划出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编程教育的递进式目标与实施路径:小学阶段着重借趣味互动课程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好奇,搭建基础认知框架;初中阶段深入探究编程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则着重培养学生系统化编程思维,鼓励创新实践,全方位培育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
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因地制宜推出编程教育落地政策。3月初《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发布,明确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将开设人工智能(AI)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将探索高校与中学合作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高阶课程。
教育部等九部门于2025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此外,教育部还推动设置中小学AI课程、推广编程教育,进一步强调了编程教育的重要性。
广东省教育厅在2025年4月发布《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在全国率先搭建 “2素养1纲要” 的AI教育体系。其中明确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课程内容涵盖编程基础、数据思维、智能伦理等关键板块。广东还构建起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高阶课程” 的三级课程架构,适配不同学习层次学生,通过专业培训、校企协同、资源共享等举措,保障编程教育在全省中小学高效开展。
2025年5月四川印发《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省中小学AI教育网络,2030年实现普及。课程普及方面,将研究制定《四川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指南》,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同时,鼓励学校构建一体化衔接的多级人工智能普及课程体系,聚焦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再拿今年强基计划新增的29个专业来看,编程教育的全面普及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新增专业中,人工智能教育、智能城市与空间规划等前沿领域,无一不依赖编程作为底层技术支撑。不仅如此,企业用人标准的变革也印证了编程教育普及的紧迫性。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数字经济领域新增岗位同比增长83%,其中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占据新增量的47%。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更是将编程思维与算法能力纳入校园招聘的核心考核指标。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编程教育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传统学科注重知识记忆,而编程学习强调逻辑构建与问题解决,两者的深度融合催生出 “编程+” 的跨学科教育新形态。
面对这一趋势,家长应主动拥抱变革。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编程教育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每个孩子面向未来的必修课。这场始于校园的编程教育变革,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核心实力。唯有把握时代机遇,让编程教育真正融入基础教育的血脉,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科技浪潮中抢占先机。
74HC595是一个8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位移缓存器。并行输出为三态输出。
“总统测验”是一个关于美国前总统的问答游戏。虽然测验的内容与总统有关,但你可以把它当作模板,来实现对任何题目的测验。
编程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力的方式。
在过去,如果你想要开发Android应用,你需要掌握Java或者Kotlin等编程语言,但是现在,Python也可以用来开发Android应用了。
UART 实现标准的 UART/USART 双工串行通信协议。在物理层,它由 2 条线组成:RX 和 TX。通信单位是一个字符(不要与字符串字符混淆),它可以是 8 位或 9 位宽。
工具箱是用户可以从中创建新块的侧面菜单。工具箱的结构由XML指定,它可以是节点树或字符串表示形式。当该XML注入页面时,它将传递给Blockly。
循环语句允许我们执行一个语句或语句组多次。
本章将创建一个应用,将Android手机变成LEGO MINDSTORMS NXT 机器人的遥控器。
Python 是一门简单易学且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
CCF GESP第十次认证时间为2025年6月28日,认证方式为全国各GESP考点上机考试。
Pillow在PIL的基础上,为Python3增加了更多功能和支持。我们将看到如何在图像上执行各种操作,例如裁剪,调整大小,添加文本到图像,旋转,灰阶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