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人类首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新鲜出炉。
5月12日21:07,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球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
这张照片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这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布在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组网“拍摄”而成。
看到这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我们都感觉非常兴奋,因为距离2019年4月10号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已经过去了3年。而今,这张宝贵的照片又为我们提出了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自从2019年看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M87中心黑洞照片),人们对于自己的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念念不忘,一直铭记心中。
在2017年拍摄之后,先是2年之后的2019年,得到了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的M87的黑洞照片,这是我们唯一一次清楚看到黑洞的样子。相比较银河系黑洞而言,M87黑洞有极大的优势,它的转动轴只有17度,几乎是沿着它的转轴方向去看,所以几乎没有什么遮挡,所以我们就相对比较容易地看到了M87黑洞的照片。
银河系的超大质量黑洞位于银河系中心,是我们自己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肯定有人会觉得,既然就在咱们身边,拍起来难道不是更容易吗?
实际上,正如那句诗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虽然这个黑洞位于银河系的中心,我们自己却处于银河系内部,拍起来更不容易。
我们借助于光学之外的射电和红外波段,以及其他的星系,逐渐地认识了我们的星系。虽然我们银河系本身的黑洞(被称为Sgr. A*)离得近,但是因为遮挡的缘故,数据处理起来是更困难的,也更加费时,所以,“拍照”需要更多的时间。
不过,等待也让这张照片的发布更加激动人心,因为这是我们自己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照片!这也是EHT合作组织继2019年发布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捕获了位于更遥远星系M87中央黑洞(M87*)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众所周知, M87几乎是处于转轴的方向,而我们是处于银盘之上,所以与M87相比较来说,银心黑洞在成像时会受到很多的遮挡。比如,在光学波段去观察银河系时,我们会看到很大的尘埃等气体的遮挡,这个时候就必须利用波长更长的红外或射电波段。目前成熟的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波段,也就是视界面望远镜,值得一提的是,它利用全球不同的亚毫米和毫米波望远镜组成了一个阵列,口径可以达到上万公里。
这张照片与2019年所拍摄的M87的照片非常类似,都是利用全球8个不同的毫米波望远镜,或者简称为event horizon telescope来拍摄的。
这个庞大的望远镜组合分别为:位于智利的ALMA(Atacma Large Milimiieter/Submeter Array,阿卡塔玛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 ), 位于南极的SPT(South Pole Telescope), 美国夏威夷的SMA(Submilleter Array), 墨西哥的LMT(Large Millimeter Array,大型毫米波望远镜 ), 位于美国夏威夷的JCMT(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望远镜 ),位于西班牙的IRAM(IRAM 30-m telescope), 位于智利的APEX(Atacama Pathfinder EXperiment,阿塔卡马探路者实验望远镜 ),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SMT(Submillimeter Telescope)。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夏威夷的JCMT望远镜,是中国参与运行的一个望远镜,不少中国科学家应该是在这里进行的观测。很遗憾的是,目前红外观测能够达到的最大直径是上百米,比如欧洲南方天文台的VLT/gravity,观测直径可以达到130米,但是距离公里的口径量级还是相差很大,希望我们在未来可以利用红外波段能够看到黑洞的照片。
我们知道,银河系的黑洞大约只有400万倍太阳质量(根据2020年诺奖结果),而M87的黑洞达到了65亿倍太阳质量,前者比后者小了1650倍。
从大小上而言,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明显稍微小一些,但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的拍摄难度更大一些,这是因为,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的质量要比M87小很多,距离要近很多,所以周围物质变化的可能性要大很多。相比观测M87的黑洞的情况而言,原本好几天时间里的变化,现在变成了在几分钟左右内就会发生,所以观测难度更大。比如说,为了这张照片,科学家们专门开发了新的的复杂工具来考虑Sgr A*的气体。
因为单独观测难度很大,所以此次看到的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照片是研究团队花费了好多时间提取出不同照片,再进行平均后的效果。
这也是最终第一次将隐藏在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照片呈现出来。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上次照片的时间:2017年开始拍摄,2019年我们就得到了M87中心黑洞的照片。
然而,一直到5年之后,科学家们用超级计算机合成和分析数据,对黑洞模拟数据库与观测结果进行严格比对,才让我们第一次看到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感谢科学家们的智慧和辛勤工作,带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画面!
如果从银河系的结构来看,银河系的结构可以分为银核(包括黑洞在内)、银盘和银晕三个部分;从质量来看,银河系中心的大黑洞质量还不到银河系质量的0.0005%;而从银河系核心的角度而言,银河系黑洞仅仅是银河系核球的一部分。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将银河系的千亿颗恒星固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呢?所有可见的物质是怎么聚集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
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Fritz Zwicky)测量了后发座星系团的恒星,结果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因为兹威基的性格很不受大家喜欢,所以尽管这个概念是对的,但是没有受大家重视。
一直到了1970年,年轻的鲁宾(Verin Rubin)和她的导师福特(Kent Ford)先后对仙女星系中星体旋转速度做了研究。利用高精度的光谱测量技术,他们可以探测到远离星系核区域的外围星体绕星系旋转速度和距离的关系。根据牛顿定律,如果星系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星系核区的可见星体上,星系外围的星体的速度将随着距离而减小。但观测结果表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星系外围的星体的速度是恒定的。这意味着,星系中可能有大量的不可见物质并不仅仅分布在星系核心区,且其质量远大于发光星体的质量总和。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不可见物质(暗物质)的质量大约比可见质量要重10倍左右,而且几乎绝大多数的星系都是如此。
这也就是前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了,尽管我们银心的黑洞只是如此小的质量,但是在暗物质的帮助之下,却可以束缚住千亿颗恒星!
在发布会召开前,可能很多人在听到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时,期待的是看到《星际穿越》电影当中的黑洞相似的样子,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
《星际穿越》中黑洞的形象(图片来源于《星际穿越》)
这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是黑洞很近的部分,如果相对比较远的话,那么就会看到类似于《星际穿越》电影当中的景象。
无论如何,相比较之前的M87,这张照片更显得亲近,因为这是我们自己星系黑洞的照片,而且它的拍摄难度更大。
让我们再一次感谢所有的科学工作者,感谢我们中国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让我们一睹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样子,天文探索,永不止步!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苟利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四位数码管是一种常见的LED显示器件,主要用于显示数字信息。
要生成随机数,可以使用Arduino随机数函数random()。
在我国,STEM教育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需要找到适合的方法、有效的途径,帮助STEM教师构建科学准确的STEM教育课程观,才能促进我国STEM教育的长足发展。
这是积木悬浮术??乐高现在已经不归地球管了吗? NO!这是物理,是【张力】! 果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教育部有很多免费的线上学习平台,里面都有海量资源。我们普通家庭在家也能享受高质量教育,培养见多识广、自学能力强的孩子。
乐高科技可以创作小到汽车的变速箱,大到四驱车、卡车、工程机械甚至是飞机(当然不能飞)等等一系列带有浓郁机械风格的作品。
一个程序的所有的变量并不是在哪个位置都可以访问的。访问权限决定于这个变量是在哪里赋值的。
乐高科技系列从42052到42056,个个都算精品。尤其42056保时捷911 GT3 超级跑车,以保时捷授权,传说中的限量,更是抢尽风头,连42055斗轮挖掘机这个正牌旗舰都很少有人提及。是时候为42055斗轮挖掘机这款有史以来最大科技旗舰产品正名了!
PWM全称是“Pulse-width modulation”,中文名叫“脉冲宽度调制”。
作为五大奥赛之一,升学和自主招生的重要砝码,信息学奥赛近年热度不断攀升,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神舟逐梦、进驻天宫、太空漫步、羲和追日、火星探测……中华民族“航天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