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一般是指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导向装置,导轨由运动件和承导件组成。各种机械运行时,由导轨副保证执行件的正确运动轨迹。并且导轨副也影响着执行件的运动特性。
导轨作为导向装置,应当具有下列性能:
(1)导向精度 主要指导轨运动轨迹的精确度。影响导向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导轨的几何精度和接触精度,导轨的结构形式,导轨及其支承件的刚度和热变形,静(动)压导轨副之间的油膜厚度及其刚度等。
(2)精度保持性 主要由导轨的耐磨性决定。耐磨性与导轨的材料、导轨副的摩擦性质、导轨上的压强及其分布规律等因素有关。
(3)刚度 包括导轨自身刚度和接触刚度。主要取决于导轨的形状、尺寸与支承件的连接方式及受力状况等因素。
(4)低速运动平稳性 动导轨作低速运动或微量位移时易产生摩擦自激振动,即爬行现象。爬行会降低定位精度或增大被加工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的值。
在乐高中,可以使用齿条来实现类导轨的功能。
齿条有多种长度类型。最常见的是4个乐高单位长度的齿条,要通过方梁上的来固定。通过首尾相连的方式可以得到长度更长的齿条。有一系列偶数长度的齿条(8、10、12、14个乐高单位长度),两端有向下的光销孔。还有2.4个单位长度的齿条,两端有球头关节。最后一个是13个乐高单位长度的齿条,两端有十字轴连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