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

《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是面向高中学生的教材。讲授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以及实际应用,使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数据、算法与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

《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


目录
第一章 人工智能: 新时代的开启
1.1 跨越时空: 铭铭的一天
1.2 光辉岁月: 人工智能简史
1.3 百花齐放: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1.4 初露真容: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第二章 牛刀小试: 察异辨花
2.1 初学乍练: 分类任务
2.2 含英咀华: 提取特征
2.3 分门别类: 分类器
2.4 实践出真知: 测试和应用
2.5 五花八门: 多类别分类
2.6 大显身手: 二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 别具慧眼: 识图认物
3.1 温故知新: 基于手工特征的图像分类
3.2 另辟蹊径: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
3.3 “网”不厌深: 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与挑战
3.4 忽如一夜春风来: 图像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 耳听八方: 析音赏乐
4.1 洗耳恭听: 听声的艺术
4.2 丝竹管弦: 音乐风格分类
4.3 言听计从: 语音识别技术
4.4 听声辨曲: 乐曲检索技术
第五章 冰雪聪明: 看懂视频
5.1 化静为动: 从图像到视频
5.2 明察秋毫: 视频行为识别
5.3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行为识别
第六章 无师自通: 分门别类
6.1 当人工智能未曾听说花的名字
6.2 物以类聚: 鸢尾花的K 均值聚类
6.3 人以群分: 相册中的人脸聚类
6.4 层次聚类与生物聚类
第七章 识文断字: 理解文本
7.1 任务的特点
7.2 文本的特征
7.3 高屋建瓴: 发掘文本中潜在的主题
7.4 投其所好: 基于主题的文本搜索与推荐
第八章 神来之笔: 创作图画
8.1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数据空间和数据分布
8.2 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家: 生成网络
8.3 火眼金睛的鉴赏家: 判别网络
8.4 在对抗中合作与进步: 生成对抗网络
8.5 得心应手地创作: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第九章 运筹帷幄: 围棋高手
9.1 初窥门径: 阿尔法狗的走棋网络
9.2 远见卓识: 阿尔法狗的大局观
9.3 成就非凡: 阿尔法元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2022-03   阅读(39)   评论(0)
 标签: 人工智能

涨知识
GPIO

GPIO 是指单片机(微控制器)主板上的一组引脚,这些引脚可以发送或接收电信号,但它们不是为任何特定目的而设计的,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通用”IO。

评论:
相关文章
TinyML:在边缘侧实现超低功耗机器学习

分布最广的物联网设备往往体积很小、电量有限。它们被作为终端硬件,通过嵌入式传感器采集各种数据;计算能力有限,对功耗极为敏感。这类设备也能实现机器学习吗?


用树莓派4b构建深度学习应用(6) TensorFlow Lite篇

这篇我们部署一下专门为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而生的 TensorFlow Lite,并跑几个模型,测试一下纯树莓派上的极限帧率。


MaixCube

MaixCube 是基于Sipeed M1n 模块(主控:Kendryte K210)开发的一款集学习开发和商用一体的人脸识别产品。


图解机器学习:人人都能懂的算法原理

本文整理了一篇博客文章的内容,读者可根据这些图理解看似高深的机器学习算法。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从打败人类无敌手的阿法狗,到前段时间爆火的AI画图,再到如今在学术领域叱咤的ChatGPT。面对AI的势如破竹地发展,不禁让人油然一种恐慌感:AI会取代人类吗?AI时代,我们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4年)

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4年)旨在规范学校人工智能应用,涵盖原则、场景和规范,强调立德树人、公平优质,保障学生权益。



K210开发环境搭建 、开发文档、常见问题、开发板选择

勘智K210采用RISC-V处理器架构,具备视听一体、自主IP核与可编程能力强三大特点,支持机器视觉与机器听觉多模态识别,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园区、智能能耗和智能农业等场景。


用树莓派4b构建深度学习应用(12) 口罩篇

这一篇在 COVID-19 仍在全世界肆虐的当下,我们尝试用 AI 来做一个有趣的自动戴口罩应用。


用树莓派4b构建深度学习应用(5) Tersorflow篇

这篇我们建立一下 tensorflow 和 keras 的开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