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原来,几个世纪前,科学家发现太阳内部活动异常,它将会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并膨胀为巨大而黯淡的红巨星,吞没地球。
人类唯一的生路,就是进行星际移民,唯一可行的目标是4.3光年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于是人类集中一切力量建造了一万多座地球发动机,计划经过2500年、100代人的时间,让地球飞离太阳系,飞到比邻星附近。
想让地球按人类希望的方向飞行,必须首先用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这个过程用了42年,被称为“刹车时代”。
太阳不再在一天之内东升西落,地球有一半将长期处于白天,另一半长期处于黑夜。
因为地球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的气温经常高达七八十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我的爷爷因为老糊涂了,被酷热折磨的他有一次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地赤膊冲出门去,结果被大雨烫脱了一层皮,因为雨点早就被地球发动机喷射出的等离子光柱烤热了。
太阳成了一种让人恐惧的东西,对于没见过太阳的孩子,日出是令人紧张害怕的事件。
就是在这样一个笼罩着末日色彩的情境中,地球向4.3光年外的新家启航了。
孩子们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巨大的彗星。
那是月亮。
为了避免在地球加速时发生地月相撞,人们给月亮也装上了发动机,把它推走了。
地球在飞行至木星附近时,将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使自己加速飞出太阳系。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答案是:死亡。
在科学家发现太阳内的氦闪爆炸正在酝酿,整个地球,整个人类,就被逼到了死亡之墙的下面。
未来再不是一望无际,而是凶险无比,目力所及再不是碧海蓝天,而是地下城的冰冷墙壁。
教育改变了。知识被强行分出了高下,所谓无用的学科真的变得无用:
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已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这是人类最忙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历史课还是有的,只是课本中前太阳时代的人类历史对我们就像伊甸园中的神话一样。
爱情消失了。两个人的结合,只是为了摆脱独自越过茫茫冰原的孤独。
婚姻瓦解了。我们现在的伦理习惯成了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在经过了木星的引力加速后,地球向太阳系的边缘飞去,长达四个世纪的死亡恐惧终于得到了缓解,然而人类并没有狂欢,反倒爆发了叛乱。
因为有人对比了太阳影像后发现,太阳在光度、像素排列等参数上与四个世纪前没有任何变化。于是他们惊呼:太阳不会爆炸!我们都被骗了!地球被出卖了!是联合政府编造了一切,他们想独裁地球!
阴谋论总是特别能蛊惑人心。
无数“有良知的地球公民”愤怒地拿起武器,将联合政府的五千名官员和科学家赶出了地球发动机控制中心,把他们丢在大海的冰面上,让零下百度的严寒慢慢夺去他们的生命。
然而,正当成功夺权的人群高唱《我的太阳》,准备把地球开回原轨道时,太阳氦闪爆发了,水星、火星和金星这三颗地球的伙伴行星在上亿度的辐射中化为了一缕轻烟。
还好此时,地球已飞得足够远了。
麦克纳姆轮的移动方式是基于一个有许多位于机轮周边的轮轴的中心轮的原理上,这些成角度的周边轮轴把一部分的机轮转向力转化到一个机轮法向力上面。
《三体》作品恢弘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与人文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为中国孩子带来自己的科幻小说!
讲述了一个在地球上负责清扫工作的老式机器人瓦力,偶遇并爱上了机器人伊娃后,追随她进入太空历险的一系列故事。
讲述了一个从未来回到九十年代的机器人T-800,他的任务是保护长大后会成为领袖的约翰康能和他的母亲。而比他先进的T-1000也不露声色地追杀过来,两位正邪机器人为相同的目标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的故事。
本文是一篇最全最良心却也最接地气的《火星救援》大科普,文科生也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