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围绕“未来新能”活动主题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电脑编程和结构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和制作出一个智能模型展示作品,形成创新项目解决方案,用于帮助身边的人们解决一个特定的社会性问题或挑战,并绘制团队海报进行项目作品介绍。另外,需要设计和搭建一台智能机器人,在 2.5 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完成场地上的挑战任务(注:智能模型展示作品不等同于智能机器人)。
二、项目流程
(一)时间安排
7月21日,机器人挑战任务;
7月22日,智能机器人、智能模型展示作品的展示与交流。
(二)现场环境
现场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场地纸表面可能出现纹路或不平整,场地边框尺寸有误差,光照条件有变化等。各队伍在设计机器人时应充分考虑应对措施。
(三)环节设置
参与FLL挑战项目的队伍需完成以下环节:
1.两轮机器人挑战任务,每轮2.5分钟,具体要求参看《机器人挑战任务规则手册》;
2.一轮现场挑战任务,具体要求活动现场统一公布;
3.智能机器人设计的展示与交流,5—8分钟;
4.智能模型展示作品的展示与交流,5—8分钟。
三、比赛场地

四、其他事项
(一)场地要求
1.场地:外框的内长为 236cm、内宽为 115cm、内高9cm,外框厚度 2cm,实际提供的场地尺寸可能有所差异,场地内居中铺有一张场地纸、长202cm、宽114cm,场地纸上摆有相应的道具模型,其中一些模型需要使用子母扣固定在场地上。场地纸放在较为平坦光滑的表面上,与底板采用粘结方式。
(二)双出发区/返回区
场地上最多允许4名技术队员同时在场,每侧最少1人,最多2人,其他队员可在替补区观看。
所有团队成员需分成两组,各组成员在活动中不能左右互换。所有非操作手团队成员必须站在后面,但是他们可以随时与他们同侧的操作手交换位置。
(三)检查区更新
团队所有器材必须能够放入两个出发区,并且高度要限制在 12 英寸(305 毫米)以下。不提供额外的桌子/凳子/空间摆放机械臂等物品,所有策略物在使用前,需全程放置在场地纸上的返回区中。操作手们所在的左右出发区之间禁止传递任何物品。
(四)合作交流
各队伍合作完成本队展示区域的设计与布置(各支队伍需准备展示作品海报、项目研究报告、工程笔记等材料),并通过走访其他队伍的准备区域,了解其他队伍对于本次活动主题的研究展示成果,鼓励分享学习。
(五)自备设备
作品制作所需的设备及器材(机器人、计算机/平板电脑及程序软件等)由学生自备且提前完成制作。入场时进行设备及器材检录(无需拆解),确定参与活动的设备均为标准指定套装,以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性。